(26)天下非一人之天下,乃天下之天下也:张烈在《〈六韬〉的成书及其内容》(载《历史研究》1981年第3期)一文中说:《六韬》基本观点之一,便是“天下非一人之天下,乃天下之天下”这种社会观。这种原始的民主思想是从儒家经典《尚书》里引申出来的。孔德骐说:“在战争的精神准备方面,《六韬》主要强调的是对内动员人民,对外争取盟国的支持。为了收揽民心,动员和争取人民支持战争,作者着力宣扬人本主义思想。‘天下非一人之天下,乃天下之天下也’,《文韬》、《武韬》各卷都多次阐述这一观点。需要指出,这里所说的‘人’,是包括农民、手工业工人、商贾等,把他们看做是治理天下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。这也是扩大兵源,以动员最广泛的社会力量从事战争的重要理论根据。”“《文韬》所阐述的人本主义,在新兴地主阶级刚刚登上历史舞台,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刚刚衰败下去的历史条件下,对于改变士兵的成分,扩大兵源,实行战争动员,是有进步意义的。”
(27)“同天下之利者”四句:意谓能与天下人共享利益的,就能得天下;独占天下人利益的,就会失去天下。擅,专,独占。朱墉引赵克尧曰:“天下之利,本天下之民所自有,总是我不夺其所有,即同天下之利矣。苟我不能使民共有其利,即为擅天下之利矣。”
(28)“天有时”三句:意谓天有四时,地有财货,能与天下人共享的就是仁君。孔德骐认为“仁”是《六韬》社会政治观的核心,它与儒家说的“仁”不同。《六韬》“把‘仁’看作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,可以为人所掌握和运用。圣贤应以‘仁’、‘德’对待人民,使人民从内心里倾向于你,这就需要按照事物的客观规律去办事。所以,‘仁’被掌握和运用之后,就可以改造客观世界。显然,它具有朴素唯物论的性质。”
(29)“与人同忧同乐”三句:意谓能与人们同忧同乐、同好同恶的,就是有义之君。刘寅曰:“《传》曰:‘民之所好好之,民之所恶恶之,此之谓民之父母。’即此义也。”孔德骐说:“这是企图劝导帝王和百姓要有喜、怒、哀、乐等共同的情感。认为君主要达到‘义’的境界,必须克制私欲,与民同乐。”
(30)好德而归利:意即喜好收获而趋利避害。德,通“得”,得到,收获。《群书治要》本即作“得”。按,“德”作“得到、收获”讲,更合乎此句上下文的语境。“凡人恶死而乐生,好德而归利”表达的是先秦时期性恶论的观点。《荀子·性恶》曰:“今人之性,生而有好利焉,顺是,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;生而有耳目之欲,有好声色焉,顺是,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。”
(31)道之所在,天下归之:意谓得道之君所在之处,天下人会向那个地方聚拢。孔德骐说:“‘仁’、‘义’、‘道’,是《文韬》社会政治观最高的理想和要求。认为这些方面做到了,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就能巩固,就能得到举国上下的拥护。‘仁之所在,天下为之’,‘义之所在,天下赴之’,‘道之所在,天下归之’,是其所期望达到的终极目标。”吴如嵩等著的《中国军事通史》第三卷《战国军事史》说:“《六韬》的战争观,主要表现为以仁、德、义、道为纲考察战争。其《文师》篇云:所谓‘仁’,就是‘能与人共之’;所谓‘德’,就是‘免人之死,解人之难,救人之患,济人之急’;所谓‘义’就是‘与人同忧共乐,同好同恶’;所谓‘道’,就是‘能生利’。《六韬》这种仁德义道的政治观,基础就是民本主义,认为‘天下非一人之天下,乃天下之天下’(《文师》),民众是主要的。它认为‘天下之人如流水,障之则止,启之则行,静之则清’(《文启》)。因此,要求君主应无为而治。在《六韬》看来,国家贫弱,‘祸福在君,不在天时’(《盈虚》)。国家要富强,必须让百姓休养生息,以教化治国。”
(32)允:恰当,得当。
(33)乃载与俱归,立为师:钮先钟说:“这是全书的第一篇,其背景是周文王在渭阳访贤(太公)的故事。所以打一个比喻来说,这一篇所记载的也就是太公与文王第一次会晤时所提出的‘隆中对’。事实真相如何,无考证之必要,但其代表‘六韬’的基本观念则应可认定。简言之,也就假定当太公被文王聘请为国师时,其所公开宣示的政治(战略)观念是这样。”“《六韬》所主张的是光明正大的民本主义,文中提到仁、义、德、道、利五种观念,可以显示这部书是同时受到儒家、道家、墨家的影响。”黄朴民说:“综览全篇,作者强调圣人独闻独见,能洞悉强弱盛衰转化之迹;主张以‘仁’为核心,行德秉义,争取天下归服。其思想与孟子‘仁者无敌’、《司马法》以‘仁’为本的观念相通。既提出了争取天下的战略目标,又阐明了实现这一目标的措施和方法。因此,可以把本篇看做是周灭商的政治纲领和战略决策。”
周文王将要去打猎,史官编占卜了以后对他说:“到渭河北岸打猎,您将会在那里有很大的收获。得到的不是龙、彨、虎、罴,卦象预示着您将得到一位治国大才,是上天赠您的导师,让他辅佐您,周国将昌盛壮大,还会惠及您的子孙后代。”